畢業典禮演講
美國大學的畢業典禮找誰演講,一向是大家矚目的焦點。今年好幾所大學請來致詞的學生代表及傑出人士都是華裔。這幾天我一共聽了三場,哈佛大學的蔣雨融,哥倫比亞大學的 Andrew Yang, 和南加州大學的朱浩偉(Jon M. Chu)。蔣是碩士,Andrew Yang 是學士,朱則是傑出校友。這三位演講的風格和內容完全不同,但都是非常傑出且精彩的演講。
蔣雨融的演講,褒貶不一,她強調全球團結與人性關懷,呼籲人們在面對差異時要有同理心,避免妖魔化他人。這一點顯然是為哈佛目前的處境發聲。批評她的人則認為,內容太過煽情及政治化,並質疑他是靠特殊家庭關係進入哈佛的。做這些批評的人,多半有政治立場。拿他的家庭來做文章,完全文不對題而且相當不厚道。她若不是哈佛的高材生,學校不會找她演講,她的演講和她父母有什麼關係?至於她講話的方式及內容,則和她的專長及哈佛目前的處境有絕對的關係。
哈佛現在是政府的眼中釘,取消補助,不准收外國學生。今年的畢業典禮,處處可見他們對這些措施的不滿。不管是校長或主要來賓的致詞,都聞的出明顯的火藥味。今年他們請來的主要演講人是 Abraham Verghese,他是一個醫生,作家,史丹佛大學醫學院教授。是來自伊索比亞的印度裔移民,在印度受的醫學教育,但憑著自己努力做到史丹佛大學的教授。他的演講強調移民的重要。他被邀請站在講台上就是一個向政府抗議的標誌,也是哈佛今年畢業典禮的基調。蔣雨融被邀請自然也是這個原因。
蔡雨融在演講中強調多元化和國際化的重要性,呼籲人們在充滿分裂與對立的時代,保持同理心與善意。她講的非常好,若說內容多了些政治意味,是因為她說出了哈佛在政治迫害下的心聲。她畢業於哈佛著名的甘迺迪學院,學的是國際關係,所以她講這些一點也不奇怪。
在演講中她提到,班上有77位同學,來自32個不同的國家。所以哈佛找她就是要突顯學校的國際影響力。這個學院其實是用來培養政治菁英的,也是傳播美國民主價值觀的地方,他收過很多國外優秀且有領導潛力的學生,目的就是要影響其他國家。我們的呂秀蓮副總統和很多其他國家的政治精英都曾經在這裡讀過。蔣雨融顯然是一個極為優秀的學生,哈佛大學找她演講,也是要告訴美國政府,民主的普世價值,是不容被短視的自身利益所取代。現在川普拿哈佛開刀,不准他們找外國學生,這恰恰與當年美國的價值觀相反。
Andrew Yang 是哥倫比亞大學部畢業,主修物理和應用數學,是標準的學霸,全校第一名畢業。他是ABC,所以英語流利,講得又快又幽默。他提到以後要到加州理工學院讀博士,對未來的研究充滿了期待與憧憬。他的演講與蔣雨融截然不同,充滿了年輕的朝氣,但缺乏了對人類社會的關懷。如果說Andrew代表的是一個年輕世代對未來的期待,蔣兩融則強調年輕人對時代的責任感。一個是操著純正美語講話像連珠炮的ABC,另一個則是有些腔調的外國學生。但就內容來看,兩個人都是滿分。
再來看朱浩偉在USC的演講,他是USC校友,畢業於著名的電影藝術學院,,現在是著名的導演,今年學校頒給他榮譽博士,並邀他在畢業典禮上演講。他的父母來自台灣,父親朱鎮中在舊金山灣區的 Los Alto 開中餐館,就是鼎鼎大名的喜福居(Chef Chu)。這家店已有55年歷史,在灣區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朱浩偉是他的小兒子,志不在餐館,醉心於電影藝術,他的作品 crazy Rich Asians 讓他一炮而紅。
他是一個非常受年輕人歡迎的導演,或許因為他學電影,整個演講像在表演,肢體語言豐富,沒有冷場,演講幽默深具感染力。他鼓勵畢業生擁抱多元文化,並利用自己的獨特視角創造新的敘事。他講了一句話,令人印象深刻,「我們不是要融入別人的故事,而是要創造自己的故事。」
這三個人中,朱浩偉的知名度最高,獲得的掌聲也最多。若從演講的技巧和說服力來看,無疑的他也排第一。若問我個人喜好,我也最喜歡他。 不過這三場演講每一個都很精彩,他們的目的各有不同,強調的也不一樣,但都達到他們預期的目的,我想無論是校方,或坐在台下的學生及來賓,這些都是完美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