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日星期二

台灣真的那麼富有嗎?

 台灣真的那麼富有嗎?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在全球最富有國家排行中,台灣高居世界第14。不僅比日韓高,也比英法德先進國家還高出許多。這個排名怎麼會跟我們的感受和認知差那麼多。


這個排名是 Global Finance雜誌利用人均 GDP-PPP統計出來的。台灣的值是73344美元。這值高得令人驚訝,必竟在台灣很少人每年能賺那麼多錢。我們一般所知道的是人均 GDP,台灣是 33907美元,世界排名第46 。這個排名感覺上比較合理,可是為什麼加了 PPP, 這個數就高了兩倍多?為什麼其他國家不會像台灣差異那麼大?


出於好奇,我查了一下PPP的意思。它指的是Purchasing power parity,中文翻譯叫做購買力平價,是一種根據各國不同的價格水平計算出來的貨幣之間的等值係數。比方說你在台灣買一件大衣要3000元台幣或100美金,在美國買一件同樣的大衣卻要200元美金。那麼在台灣的100美金,在美國就有200塊的購買力。如果我們用美金計價並以美國為基準,各國的GDP-PPP就是把GDP乘以這個比較係數。也就是說在台灣雖然人均GDP是$33097, 可是因為生活水平(living standard)較低,所以實際的購買力相當於美國的$73344美元。


所以在台灣我們並不是真的那麼有錢,而是因為物價便宜而感覺沒那麼窮。相對一些西歐先進國家,他們雖然賺得多,但因為物價貴,實際的購買力並不比我們強。


所以世界排名14並不表示我們比英法等國更富有,如果我們出國旅遊,到同一個地方,各國旅客的購買力就要看GDP而不是GDP-PPP了。


其實台灣每個人年收入的中位值是 $ 13903元,約與韓國相當,其他先進西歐國家和日本都在我們前面。台灣另一個問題是貧富不均,如果我們看每個人的年平均收入和收入的中位數相比,台灣的值是偏高的,比韓國高出甚多。換句話說,台灣的貧富不均現象比韓國嚴重。


我們可以比較一下各國的 GDP-PPP和 GDP的比。下面列了幾個國家:


英國 1.22

德國 1.29

新加坡1.47

日本 1.46

中國 1.67

韓國 1.7

台灣 2.16


我們可以看出歐洲國家比較低,亞洲國家比較高,只有台灣高的離譜。為何如此? 這代表台灣生活成本很低,我不知道真正的原因在哪裡,我想可能醫療費用和水電費用都比其他國家來得低很多。在台灣吃東西也比較便宜,一個便當只要100塊,在美國同樣便當,起碼要$10美金。這確實是台灣的優點,我們雖然賺得少,可是也夠我們吃喝玩樂的。不過這表示我們國內消費的水平與國際間脫了節。國際化是世界趨勢,我們不能永遠靠政府補貼和廉價的勞工來享受舒適的生活。 


當我們看到台灣在全球富有國家的排行榜中名列前茅,千萬別沾沾自喜。如果我們以後敞開國門全面國際化,這些優勢大概就都沒有了。


註:本人不是學經濟的,文中陳述若有錯誤,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