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與美國
昨天到一個購物中心的餐廳吃飯,在我們正前方的一桌是一對年輕夫婦帶了一個小孩,看起來是白人,但聽不懂他們講的話。右手邊的一桌做了兩對老夫婦,也是白人,講的話我也聽不懂,有點像希伯萊文或阿拉伯文。左手邊坐了一位看似華裔的婦人,可是他講的話我一個字也聽不懂,不像是中國的方言。在加州就是這樣,根本是一個種族大雜燴,走在街上什麼樣的人都有。
川普上台要大幅修改移民政策,首先他要驅逐非法移民,這個數字在美國有一千多萬。這是一個多年累積下來的龐大數字,如果這項政策真的實施,那可能是有史以來非因戰亂及天災所造成的最大規模人口遷移。非法移民,光是在加州就有260萬,這些人大多來自墨西哥或中美洲,他們在這裡從事農業,建築業等基礎勞務工作。這裡修房子鋪馬路的工人,絕大部分是墨西哥人,他們工作勤奮,生性樂觀,我對他們頗有好感。如果把這些非法的工人都趕出去,去哪裡找那麼多頂替他們的人?
加州其實在19世紀中以前都屬於墨西哥,後來才被美國搶過來,現在的加州居民最多的也是講西班牙語的拉丁裔,約佔40%。現在你要把其中一部分趕出去,他們會怎麼想,這是我老祖宗住的地方,你憑什麼不讓我進來?
加州的亞裔人數也是全美最高的,特別是在高科技聚集的舊金山灣區。在矽谷的工程師,亞裔佔了40-50%。以高科技大廠Google為例,亞裔佔他們技術人員的50.9%,白人佔42.2%。亞裔當中又以華人及印度人最多。而白人並非全是美國人,還包括歐洲,東歐,中東,北非的移民。所以在這些高科技公司真正的美國人實在不多。而這些移民中,大多是第一代或第二代的移民。很多都是在自己國家受完大學教育才來美國。所以美國是佔了這些國家的便宜。川普說,台灣和大陸偷了美國的技術,其實是美國偷了我們的人才。若說電機領域的人才培育,世界上有哪幾個學校比的上台大,交大,清華,北大。在矽谷的高科技公司,這些學校的畢業生到處都是。
著名的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的學生族群分佈也很有意思,亞裔學生佔了30.3%,白人22.9%,拉丁裔17.5%。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來,亞裔未來在高薪階層應該佔據多數。
亞裔在灣區喜歡居住在學區好,治安好的地方。以蘋果公司所在的 Cupertino市為例,那𥚃的亞裔居民佔了70.17%,白人22.71%。當地學區的中小學學生族裔分布則是,亞裔72.5%,白人14.2%。亞裔和白人學生的比例,比實際人口的比例還要高,這表示當地亞裔居民的年紀較輕,很多家裡都有讀中小學的孩子。而白人家庭的年齡較長,已經沒有在讀中小學的小孩。這種現象在許多學區較好的地方都有,往外搬的通常是白人的老住戶,新遷入的不是印度人就是華人。
不同族裔的人適合做不同的事,是很正常的。就好像在運動場上,打籃球,短跑是黑人的天下,游泳是白人的天下,可是在乒乓球,體操就是亞洲人的天下。不同族裔的人有不同的個性和擅長的地方。你不可能叫一個喜歡唱歌跳舞的人,整天坐在辦公桌前。也不可能讓一個生性安靜,喜歡思考的人去從事演藝事業。
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對於食衣住行的需要越來越多樣化,一個國家或一個族裔不太可能做到所有的一切。必須大家分工合作,你做你擅長的,我做我擅長的,然後互相幫助互通有無。這本來是一個大同世界的理想,也是美國過去成功的地方。因為他什麼樣的人都有,所以不管在藝術,人文,運動及科技領域都領先全球。他的進步也帶動整個世界的繁榮。因為這些外來的移民,也加強了美國與這些移民來自的國家的關係與合作。
族群融合本來是件好事,可是近年來因為世局動盪,美國的移民數字驟增,在美墨邊境越境前來的非法移民越來越多。這對美國的經濟,治安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保守的共和黨就主張關閉邊界,驅逐非法移民。其實這一點大家都可以理解並支持,但不幸的是隨之而來的種族主義,產生了許多排外的現象。再加上近年來中國崛起,美國受到威脅,對中國來的移民就更加防範。許多學術界的華人知識分子受到迫害,常聽到有人因此而離職,自殺及返國。這種排外現象,不僅對移民造成威脅,對美國的科技發展也會產生負面影響。
這幾年,美國對中國的高科技產業進行封鎖,不僅不買你的東西,也不讓你買我的東西。即將於明年一月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消費性電子展,有上千家中國廠商報名參展,可是最近卻傳出有大批廠商的簽証遭到拒絕。這是過去從來沒有的事,我不曉得美國什麼時候變得對自己的科技如此沒有信心。科技的發展是全人類共同的目標與責任,但是現在美國卻對國際間的學術及技術交流加以限制,我不知道這是什麼邏輯?
川普上台後, 還要提高進口關稅,首當其衝的就是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國。移民和關稅這兩個策略,其實是彼此矛盾的。美國許多需要勞力密集的製造業及加工業,是在墨西哥進行,現在你不讓這些貨進來,也不讓這些人到美國來做這些工作,那麼這些貨誰來做?再例如高科技產業,這是亞裔的專長,如果你一方面打壓亞洲國家的技術不准他們的東西進來,另外又將這些亞裔專家拒之門外,那不是自找麻煩嗎?
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移民約佔全部人口的14.3%,若把第二代移民也考慮進去,總數約有九千萬人,佔了全國人口的27%。這些新移民多半與他們來自的國家有深厚感情,也有緊密聯繫。如果你把這些移民得罪了,就很難與這些國家做朋友。同樣的道理,如果你藉由經濟制裁和進口關稅來抵制這些國家,也會傷害那些來自這些國家移民的感情。
除了墨西哥裔外,在美國其他少數族裔還包括,猶太人750萬,阿拉伯裔380萬,華人550萬,印度裔450萬。在那麼多族裔當中要把一碗水端平實在不容易。在以巴衝突中,美國完全站在以色列這一邊,那300多萬的阿拉伯人能不憤怒嗎?中國和印度現在是世界大國,以色列和阿拉伯是民族與宗教意議超強的民族。美國對這些國家的關係,實在要非常小心,弄不好自己國內就亂了。
美國是全世界最大的移民國家,對各個族裔的包容與對外的開放讓美國強大。可是近年來的政策和即將上台的川普政府,卻要與這些作法背道而馳。認為移民與不公平貿易,造成今天美國的許多問題。其實若不是這些移民,美國不可能有今天的進步,若沒有國外的供應鏈,美國也不可能有這麼好的產品。
移民和自由是美國立國以來所標榜的價值。矗立在紐約港口的自由女神像,刻有一首詩,其中有這幾句話:
“Give me your tired, your poor,
Your huddled masses yearning to breathe free,
The wretched refuse of your teeming shore.
Send these, the homeless, tempest-tost to me,
I lift my lamp beside the golden door!”
“把你那疲憊的、貧窮的、渴望自由呼吸的人們交給我,
那些擁擠海岸上的悲慘棄民,
把他們送來吧,那些無家可歸、飽受風暴摧殘的人,
我高舉燈火,站在金色大門旁!”
這幾句詩體現了美國作為移民避風港的理想,以及自由與包容的價值觀。移民與開放讓美國偉大,當新政府上台要改變移民政策的時候,千萬要小心,不能因為一時的好處而毁了國家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