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現在的校歌,是我做學生時(1968)正式使用,不過我對他實在沒什麼好感。校歌是當時的文學院院長沈剛伯作詞,著名的語言學家,音樂家趙元任作曲。由這兩位大師執筆,照理說應該詞曲俱佳。可是我怎麼看都覺得它的氣派和格局都配不上這個最高學府。趙元任是中國現代音樂的奠基者之一,他寫的教我如何不想她,歷經百年紅遍大江南北。他創作的高峰期是在上世紀的二三十年代,這首台大校歌卻成於60年代,那時他年事已高,受人之託寫這首曲子,功力已大不如前。至於沈剛伯的詞,太過簡單,一點也看不出台大校訓,敦品勵學愛國愛人的情懷。詞中講到台大,玉山和淡水河,格局太小。講到目標要崇高,事業要成功,可是沒有說到對國家社會的責任。看不出年輕人該有的豪情壯志 ,放眼天下的抱負=。至於其他的描述,和一般中學生寫的作文差不多。
清華大學校歌成於1924年,距今正好100年。中文系教授汪鸞翔寫的歌詞,張麗珍女士譜曲。三段歌詞,氣勢宏偉,涵義深遠。清華校訓,厚德載物自強不息,貫穿全曲。作曲者是文學大師,文筆不凡。不過裡面的文言文不太好懂。兩岸清華都採用此一校歌。很有意思的是,這首校歌的合唱曲也是趙元任編的。不過那時候是他創作的黃金年代,相比他作的台大校歌,很不一樣。
交大的校歌,是著名音樂教蕭友梅作曲,作詞者不詳,校歌名為,為世界之光,1930年代成為交大校歌,目前台灣交大和西安交大都用這一首,上海交大則換了一首。這歌分四段,以美哉吾校起頭,為世界之光結尾。,感念學校作育英才,啓發睿智,開啓性靈。歌詞簡單易懂,但寓意深遠,勉勵學子作青年之楷模,邦國之榮耀。近年來交大音樂系老師又在原有旋律上加以潤飾,唱起來頗有氣勢。
再來看看對岸的北大校歌,北大並沒有正式的校歌,現在一般人認為的校歌是在1998年紀念北大百年校慶時作的“燕園情”。這首歌非常好聽,作詞者為周保平,據說他以前是北大研究生,在1952年北大遷入燕京校園時所寫。這歌相當抒情, 是從一個學生的角度,來看對學校的感情,同學的友誼,和對國家社會的抱負。我覺得它是這幾首大學校歌中寫得最好的,有感恩,有深情,有憧憬和理想。沒有像前面那幾個校歌那種硬梆梆的歌詞。作曲者為孟衛東,他是著名作曲家,曾為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旋律剛柔並濟恰到好處。
這幾首校歌中都沒有政治及黨國色彩,這是非常好的事。我個人認為北大校歌最好,清華校歌文縐縐,交大校歌志氣最大,台大的則相形遜色。校歌與學校的好壞無關,台大是我的母校,只可惜我不喜歡他的校歌。以下是這幾首校歌的歌詞,演唱video的連結在歌詞後,各位可以比較一下。
台大校歌(沈剛伯詞,趙元任曲)
臺大的環境鬱鬱蔥蔥
臺大的氣象勃勃蓬蓬
遠望那玉山突出雲表
正象徵我們目標的高崇
近看蜿蜒的淡水
他不捨晝夜地流動
正顯示我們百折不撓的作風
這百折不撓的作風
定使我們一切事業都成功
清華大學校歌(台灣,大陸同,汪鸞翔詞,張麗珍曲)
東西文化,薈萃一堂,大同爰躋,祖國以光。
莘莘學子來遠方,莘莘學子來遠方,
春風化雨樂未央,行健不息須自強。
自強,自強,行健不息須自強!
自強,自強,行健不息須自強!
左圖右史,鄴架巍巍,致知窮理,學古探微,
新舊合冶,殊途同歸,肴核仁義,聞道日肥。
服膺守善心無違,服膺守善心無違,
海能就下眾水歸,學問篤實生光輝。
光輝,光輝,學問篤實生光輝!
光輝,光輝,學問篤實生光輝!
器識為先,文藝其從;立德立言,無問西東。
孰介紹是,吾校之功,同仁一視,泱泱大風。
水木清華眾秀鍾,水木清華眾秀鍾,
萬悃如一矢以忠,赫赫吾校名無穹。
無穹,無穹,赫赫吾校名無穹。
無穹,無穹,赫赫吾校名無穹。
交大校歌(為世界之光,台灣.大陸同,蕭友梅曲)
美哉吾校,真理之花,青年之楷模,邦國之榮華
校旗飄揚,與日俱長,為世界之光,為世界之光
美哉吾校,鼓舞群倫,啟發吾睿智,激勵吾熱忱
英俊濟蹌,經營四方,為世界之光,為世界之光
美哉吾校,性靈泉源,科學之奥府,藝術之林園,
實業擴張,進步無疆,為世界之光,為世界之光。
美哉吾校,燦爛文明,實學培國本,民族得中興,
宇土茫茫,山高水長,為世界之光,為止世界之光。
北大校歌(燕園情,周保平詞,孟衛東曲)
紅樓飛雪,一時英杰,先哲曾書寫
愛國進步民主科學
憶昔長别,陽關千叠,狂歌曾竟夜
收拾山河待百年約
我們來自江南塞北,情繫着城鎮鄉野
我們走向海角天涯,指點着三山五岳
我們今天東風桃李,用青春完成作業;
我們明天巨木成林,讓中華震驚世界。
燕園情,千千結,問少年心事,
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
https://youtu.be/LbY4MfcJOEw?si=DMlfDYjMaUa006bh
https://youtu.be/ZLY7KlK276A?si=7yz0eSQCn9if-9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