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8日星期六

以色列印象

以色列印象

我去過一次以色列,那真是一個奇特的地方,那次經驗我終身難忘。1996年的10月我到以色列參加國際半導體雷射會議。就在會議的前兩個禮拜,耶路撒冷爆發了一次巴勒斯坦人暴亂,造成70幾個人被殺。暴亂的起因在於一條貫穿聖殿山的地下通道。這條古代的地下道被發現後,猶太人就想進去一探究竟,因為他們認為失蹤的約櫃有可能藏在那裡。可是這個決定卻惹惱了當地的穆斯林,聖殿山上正是他們神聖的岩石圓頂聖殿(dome of the rock),他們擔心一旦開挖會影響到清真寺的結構。


因為這場暴動,許多原本報名參加會議的人,臨時取消。可是我仍決定前往。我以前的指導教授是以色列人,還有許多同學同事也是以色列人,到那裡可以見到老朋友,機會難得。我與當時的學生顏順通(現在是交大教授)一同前往。會議地點在海法,是北部靠海的城市,也是聖經上以利亞先知大顯神跡的迦密山所在地。


除了海法,我們還去了耶穌的家鄉加利利,出生地伯利恆和聖城耶路撒冷。以色列主要居民當然是猶太人和巴勒斯坦人,信的是猶太教和伊斯蘭教,可是國外來的觀光客大部分是基督徒,所以很多熱門觀光景點都跟耶穌有關,凡是耶穌住過和行過神跡的地方,都建有教堂,這些教堂都很古老,,分屬不同的教派,一些熱門地方的教堂,則有好多個教派共同擁有及管理。


耶路撒冷最著名的聖墓教堂(church of the holy sepulcher,),就分屬六個不同的教派,包括羅馬天主教,希臘正教,亞美尼亞教派,敘利亞正教會等等。聖墓相傳是當年耶穌釘十字架和墳墓的所在地,那裡的觀光客多的不得了,耶穌的空墳墓是參觀的重點,墓的入口屬於一個教派,墳墓的後面又是另一個教派。


幾百年來這些教派為了爭奪聖墓堂的所有權紛爭不斷。看來在以色列不只是猶太人和巴勒斯坦人在爭,連基督教內部的教派也在爭地盤。這些教派在那裡都有悠久的歷史,其中最主要的是中東地區的教會,特別是亞美尼亞基督徒,亞美尼亞是世界上第一個基督教國家,曾經有大量的亞美尼亞人居住在耶路撒冷。在奧圖曼帝國時期,大部分被屠殺。雖然現在人數已經不多,在耶路撒冷的舊城,仍然有一個亞美尼亞人區。這些教派當中獨缺基督教新教,大概因為歷史最短,已經佔不到地盤。


伯利恆就在耶路撒冷附近,是巴勒斯坦人自治區,去那裡要經過一個關卡。我們在進去之前,導遊警告我們不要隨便買紀念品,因為不知道裡面包的是不是炸彈,所以我們到了裡面什麼也不敢買,氣得當地的巴勒斯坦小販直跳腳。伯利恆是耶穌的誕生地,那𥚃的教堂已有一千多年歷史,至今仍在使用。我們去的時候有好多觀光團在那裡。有一個猶太人導遊見我們說國語就跑來打招呼,用一口流利的中文說:我也是中國人,來自哈爾濱。原來他祖先以前為了逃避俄國的壓迫,移民到哈爾濱,他生長在中國,一直到成年後才搬回以色列。我們在那裡的時候還有一個喪禮正在舉行,一個老太太被抬進來,顯然是當地巴勒斯坦的基督徒在辦喪事。巴勒斯坦人中有不少基督徒,其中很大一部分就住在伯利恆。我看到的景象完全跟我想像的不同,在耶穌誕生的地方,有巴勒斯坦基督徒,有國外來的朝聖團,還有來自中國的猶太人導遊。什麼人都有。


我們在以色列那幾天,因為暴亂剛過,到處可見帶槍的軍人,男女都有。在飯店吃飯,也有乒帶著槍進來吃。我們去耶路撒冷舊城區參觀前,詢問旅館的人,那裡有沒有危險?他們答說,別去阿拉伯人區,那裡很危險。可是既然來了,怎能不看個究竟?所以還是很勇敢的去了,還到了聖殿山岩石圓頂聖殿。絲毫不覺得那裡的人有什麼敵意。


在海法的時候,當地的以色列朋友邀我們晚餐,地點在一個信基督教巴勒斯坦人居住的村落,我看那邊的房子都很漂亮。飯店裡正在辦一個婚禮。唱歌跳舞熱鬧非凡,一點看不出剛剛發生過以巴衝突。會議的正式晚宴設在海法附近一個古城Akko的一個城堡裡。海法市長在致訂時說,他們那裡沒有族群問題,他的副市長就是阿拉伯人。


以色列介於埃及與兩河流域之間,那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在那裡居住過的民族很多。他們承襲著不同的古代文明和傳統。在信仰上,他們的源頭都一樣,也都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可是現在卻成為世界上爭執最厲害的地方,好像幾個親兄弟為了爭同一塊祖產大打出手。猶太人在舊約聖經裡雖然是上帝的選民,但他們是相當叛逆的子民。上帝並沒有特別優待他們,所以他們的命運才如此悲慘。


自從耶穌來了以後,猶太人的特殊身分已經成為歷史。耶穌是世界上所有人的救主,不分猶太人,阿拉伯人或任何其他國家的人都是他的子民。 耶穌自己說過:我的國不屬這世界。地上的國度不是我們永恆的家鄉,上帝也不只是猶太人或阿拉伯人的上帝,可是我們卻為了這個所謂的聖地而爭得不可開交。各個民族用自己的宗教觀點來主張那塊地方的主權。這絕對不是上帝的旨意。


當我們離開以色列,從旅館去機場的巴士上,坐我旁邊是一個中年的白人女子。她對我說她是來自非洲迦納的修女,因為身著便裝我沒有認出她的身分,她在迦納宣教已經好多年。她說為了這趟聖地之行,她存了好多年的錢才湊足旅費。我知道她們根本沒有自己的財產,要存錢只能從微薄的零用錢上一點一滴省下來。她才是我真正佩服的基督徒,為了服務上帝及偏遠貧苦的人,她甘願放下一切遠離家鄉。


她和那些急於返回故士的猶太人何其不同,大家都認為是回應神的呼召,一個受神差遣離鄉背井去到世界最偏遠的角落,一個受神呼喚回歸應許之地。一個要離開一個要回去,不同的方向卻都說是神的旨意。誰對誰錯?我不知道,但我相信,神要我們的是愛與和平,而不是仇恨與戰爭。


以色列這個地方,對猶太人說是上帝給他們的應許之地,住在當地的巴勒斯坦人認為是他們千年以來的家鄉。那𥚃的聖殿,聖地,大家都想據為己有。表面上這是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的衝突,實際上外面的基督教國家也參和其中。大家都喜歡選邊站,為什麼沒有人做和事佬呢?耶穌要我們愛人如己,他曾用好撒瑪利亞人的故事告訴當時的猶太人,被他們瞧不起的撒瑪利亞人才是他們的好鄰舍。可是現在鄰舍卻變成仇人。其實大家在世上都是客旅,上帝是房東我們是房客,結果現在房客在房東面前大打出手,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房客如果鬧得太厲害的話,房東是會把他們都趕出去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