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9日星期二

選舉后的餘波

 女性撐起半邊天

這次縣市首長選舉, 21個縣市長的當選人有九位是女性。如果不算三個外島,台灣本島正好有一半的縣市長是女性。這個比例我想不會輸給任何其他國家。再加上黃珊珊,柯志恩兩位,雖敗猶榮。台灣女性撐起半邊天,真是一點沒錯。女性從政其實有很多優點,她們通常比較有耐心愛心與韌性。期待她們的當選讓台灣政壇少一點暴戾多一點祥和。



誰先知道當選結果


今天投完票後,中午和太太到新竹演藝廳樓下的1868 咖啡店午飯,飯後發現餐廳的對面正是沈慧虹的競選總部,馬路邊上正在搭建舞台,旁邊停了幾輛電視台的車子。我問其中一個工作人員,他說等一下要轉播開票結果。我們好奇的走進屋內,房子不大,有一群人正忙著佈置會場。出來後順便問了一個人,高虹安和林耕仁的競選總部在哪?他說一個在孔廟一個在經國路。我和太太就開車繞到孔廟,想去看看高虹安的排場,到了孔廟,不得了,路邊已經搭滿了棚子,都是小吃攤,孔廟前的廣場有一個好大的台子,旁邊又堆了一堆椅子,路邊電視台的車子顕然比沈慧虹那邊的多了很多。這架勢比沈的要大多了。那時候才下午兩點鐘左右,投票還沒結束。可是看這種場面,一付大勢已定的樣子。我想那些記者,攤販和工作人員大概老早就心裡有數,知道誰的勝算比較大,大概只有我這種土老百姓後知後覺。



論文門和選舉結果


這次選舉,林智堅的論文打了選戰的第一炮。論文的真假,有否抄襲成了大家矚目的焦點,一時之間炮聲隆隆,各種檢舉,醜聞不斷。但現在回過頭來看,真正對選舉產生影響的,大概只有林智堅的論文。


其實學術論文這件事,黑白分明,是很難被操作的議題。對我們學術界的人來說,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沒有什麼模糊的空間。可是對政治人物,論文就和其它議題一樣,都可以被弄成灰色,然後被操控,於是逮到機會,到處開炮到處放火。沒想到會踢到鐵板,後座力太強反而傷到自己。


為了報復林智堅的論 文事件,民進黨把張善政的研究計劃報告和高虹安的博士論文拿來打。可是張善政和高虹安都是學而優則仕,並不是做官後才想去弄個學位。他們兩人是貨真價實的科技精英,就算他們的論文有些瑕疵,也很難否認他們的學識。更何況挑剔他們論文,根本是雞蛋裡挑骨頭,吹毛求疵。所以打他們兩個人的論文,根本是找錯了對象。桃園和新竹的選民高學歷的很多,科技業的也多。所以打這兩人的論文,就產生了反效果。


現在網軍猖獗,使得有些政治人物以為只要有網軍就可以把白的說成黑的,可是他們忘了,學術這一塊,是非分明是碰不得的。學術追求的是真理,不是可以隨便扭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