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與信仰李建平
聖經說:信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這句話其實就說明了信仰不是科學。但是並不表示它是錯誤的。科學是人類用有限的頭腦去瞭解一個可觀測的物質世界,然後得到一些客觀的結論。它無法証明也無法否定上帝的存在。它也無法完美的解釋人的愛恨情仇,更無法解釋人類對永恆的渴望。
科學與信仰一直是大家喜歡爭論的題目。我想問題是出在大家都想用科學的方法來看我們的信仰,然後用科學來看聖經是否合理。無神論者固然如此,很多基督徒也犯了同樣的錯誤。有人(基督徒)想用科學來解釋聖經,結果解釋得四不像。有些人就乾脆否定科學的價值。我想這些都是不對的。聖經並不是一本科學的書,它是上帝寫給所有的人看的,包括古代的人,現代的人,有知識的人和沒受過教育的人。所以它不可能把自然界的現象及它的原理講得清楚,否則你叫那些沒受過科學訓練的人如何看得懂,更惶論幾千年前的老祖先了。
創世紀裡充滿了現代科學無法接受的東西,許多科學家用此來否定上帝和聖經,許多信徒也因此來否定科學。這些都是不對的。我們不必要求三四千年前寫下來的東西附合現代的科學,我們更不必用聖經字面上的意思,來說這就是自然界該有的現象。舉個例來說,挪亞時代的大洪水,他們如何能夠用少數的幾個人來收集所有地上的生物,他們如何能夠到美洲、澳洲、非洲去收集那裡的動物,然後都放進同一個方舟裡?洪水過後神在天邊立了一道彩虹做為神與人立約的一個標記。對挪亞來說他一定認為那是神在天上畫的美麗多彩的弧線,可是我們現在知道那不過是光缐經過小水珠折射與全反射的現象。但不論你懂不懂這裡面的道理,這對這段美麗的描述和挪亞感受到神的慈愛都沒有影響。所以我的意思是說聖經上字面的意思是當時代的人對他們所觀察到的自然現象和神的作為的描述。我們大可不必為這些記載附不附合科學而爭得面紅耳赤。
信仰是每一個人都能擁有的,聖經也是每個人都能看得懂的。科學則不然。對於那些艱深的物理學,只有少數受過物理訓練的人才能搞得懂。聖經主要在講神與人的關係,它的重點不是在說神有多偉大,而是在說神有多愛我們。試問我們相信神是因為衪很偉大呢?還是因為衪很愛我們呢?我想大部份人的答案都是後者。科學可以看到這個宇宙的奧妙與偉大,可是它無法解釋愛與被愛。而這愛是每個人都感受得到的,不管你是誰也不管你學問有多大。
科學和信仰還有一個根本的不同在於科學是客觀的而信仰多半是主觀的。科學所發現的定理應該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換句話說無論觀察者是誰,在任何時間和地奌,這些定理都同樣的valid。 這使得科學能不斷的進步,因為我們可以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繼續往前推進。而信仰則不同,每一個人的信仰都是屬於他個人的,來自於他個人的經驗。前人的信仰歷程不能成為另一個人的經驗。所以我們要用科學的論証與理性的思維來說服別人相信神是非常困難的。
科學常常被用來挑戰神的存在與聖經的真實性,但這裡面有一個盲點,那就是它其實並不能完全跳脫主觀而成為客觀的真理。它或許可以告訴我們宇宙的組成、生命的起源、甚至複製一個生命,但是它絕對無法用有形的物質複製一個「我」。它永遠無法回答「我」是誰。它很難真正的跳脫「我」的存在。畢竟「我」才是真正的observer,而不是他人。既是如此,它怎能挑戰一個屬於個人主觀的信仰呢?畢竟一個人的快樂與否,內心是否滿足與平安,只有他自己知道,並不是他人說了算。個人的屬靈經驗其實並不需要外在的佐証。所以科學並不能說服一個人信或不信,因為它無法証明我個人的經驗是對的還是錯的。
最後我來談一談基督徒該如何看待科學。現代科學的進展是源自於人類的好奇心與求知慾。這其實是人的本能與神的賜與。它是推動人類文明的主因。它絕非毒蛇猛獸,更不是我們信仰的拌腳石。科學的基本假設是我們所生活的宇宙是理性的,是合乎邏輯的。它是基於觀測及數學的推理而得到的結果。它絕不是空穴來風或憑想像得來的。二十世紀以來,量子論和相對論把我們對宇宙的認識推到了高峰。小到一個原子甚至基本粒子的構造,大到一個銀河系甚至整個宇宙的結構,現在科學家都能大致瞭解。他們所得到的理論通常是要經過實驗証實的,是經得起檢驗的。我們絕不能因為他們獲致的結論與聖經字面的意思不同,而說他是錯的。雖然對於科學結果的過度解釋是有危險的,但科學家追求真理的精神是值得敬佩的,我相信也是神所喜悅的。
科學所發現的自然定律常常是非常美的,甚至有的科學家會用「美」來評估他們的理論是對的還是錯的。牛頓用一個簡單的萬有引力定律解釋了為什麼蘋果會往下掉,月亮為什麼會繞著地球轉,人為什麼會站在地球上。一個簡單的公式解釋了幾個看似毫不相關的現象。這是何等奇妙。這些例子在近代的物理學裡比比皆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如此,馬克斯威爾的電磁學理論也是如此。這些理論真是美不可言、妙不可言。「美」是什麼?它不就是神在我們心中放的一個觀念嗎?因為在創世紀第一章中就告訴我們,神所創造的一切是美好的。科學的發現不就正好證明了這一點嗎?
在整個宇宙裡人是非常渺小的。太陽只是我們銀河中400 billion星球中的一個,如果把銀河看做是一個地球的大小,那麼我們的地球比一粒塵砂還小。而在可觀測到的宇宙中,有超過1011 (hundred billion) 個銀河系。所以你看人在神所創造的宇宙中是多麼的微不足道。以前的人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現在我們知道其實我們根本連一粒砂都不如。雖是如此,我們對於宇宙的認識與瞭解卻是從這個小小的地球上的「我」出發。沒有「我」又何來的大千世界,這一切的一切就都沒有了意義。所以若說「我」是宇宙的中心也沒有錯。因為「我」是特別而且是唯一的。
詩篇裡說道: 「我觀看你指頭所造的天,並你所陳設的月亮、星宿,便說︰「人算甚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甚麼,你竟眷顧他。你叫他比天使(或作「神」)微小一點,並賜他榮耀尊貴為冠冕。」所以我們在這個神所創造的大自然裡能不覺得自己的渺小嗎?我們面對那些科學研究結果能不謙虛嗎?但是另一方面,神把我們看得何等寶貴,衪賜給我們一個會思考的頭腦,賜給我們一個想要探尋真理的心。感謝神讓我們能用科學來更加瞭解衪所創造的宇宙萬物,並且享受科學所帶來的文明與進步。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 的校訓(motto) 是聖經裡的一句話「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the truth shall make you free) 。這是科學與信仰所共同追求的目標,而這個目標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