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
亞當是上帝創造的第一個人,也是我們人類的共同祖先。照理說他應該被人類所尊崇,但他卻背負了所有人的罵名。只因為他吃了一顆不該吃的果子,原罪就永遠跟著我們,他成了罪犯的鼻祖,成了除賣主的猶大之外最有名的罪人。可是我們身上都有著他的DNA。沒有他就沒有我們,在這浩瀚宇宙中也就沒有這獨一無二的人類文明。我們是否應該給他一個較為公平的評價?就讓我們換個角度來看看亞當。
亞當是世界上第一個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的人。是神按著祂的形象所造。但是他被局限在一個小小的軀體裡,在這無邊無際的宇宙中,只是一個連塵沙都不如的個體。但他也是整個宇宙中唯一有靈魂的人,唯一會問「我」是誰的人。他沒有父母,沒有親人,也沒有朋友。他是孤獨的。
神把亞當放在伊甸園裡,一個滿有各樣動植物且生氣蓬勃的園子。和所有動物一樣,他必須吃東西才能存活。園中各樣悅人眼目的果子正好是他的食物。園中有一棵很特殊的樹,分別善惡樹(tree of Knowledge of good and evil)。神對亞當說:「園中各樣樹上的果子,你可以隨意吃,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這是神對人類的第一道命令,也是亞當在世上聽到的第一句話。聖經上並沒有記載神曾向亞當解釋什麼是知識,什麼是分別善惡和死亡。亞當到底知不知道這些詞彙背後的意義?
對於一個剛來到這個世界懵懂無知的亞當來說,他不太可能知道什麼是知識什麼是善與惡更不知道什麼是死亡。對他來說這就是一棵樹,一顆結滿了美麗果子的樹。只不過神對他說這樹上的果子不可吃,如果你吃的話我就再也不理你了,我會把你趕出伊甸園。這極可能就是亞當的認知。創世紀的作者在這裡講到的死不可能是肉體的死,因為事實上亞當後來活了930歳。聖經中「死」常指的是靈命與神隔絕。所以亞當這種認知是相當合理的,他極可能認為吃了果子大不了就是被神趕出伊甸園。
亞當的選擇
結果亞當做了一個選擇,一個永遠不被後人原諒的選擇,他吃了那個禁果。亞當把責任推給他的妻子夏娃,他說是夏娃叫他吃的。這其實很難怪他,夏娃是他世上唯一的伴侶,是唯一可以跟他說話的人。當一個你最親密的人送你一樣東西的時候,你會拒絕嗎?我們今天認為亞當錯是錯在他沒有聽神的話,但他沒有前人的經驗可循,也沒有人勸告他,不知道違反神的旨意的後果是如此嚴重。
從另一方面來說,如果亞當知道什麼是知識什麼是分別善惡,他還會吃嗎?很多人認為就是因為他想要像上帝一樣擁有知識和分辨善惡的能力,可以不倚靠神而完全倚靠自己,於是出於這種高傲自大的態度他就吃了。這一點是不太合理的。追求真理是人的本能,是神賜給我們寶貴的恩賜。我們從小就上學求知識, 為的就是要瞭解我們所生存的這個宇宙,好讓我們有更好的生活。
上帝創造的宇宙是如此奇妙,自古以來我們就對它充滿了好奇,想要知道宇宙運行的規律,也想知道在宇宙的其它角落是否還有其他人類。羅馬書裡說,「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這個宇宙本就是神的張顕,神給我們求知的慾望和本能, 就是要我們更認識祂。這種求知慾驅使我們不斷去探索和學習,也造成了今天高度的人類文明。
詩篇第八篇說:「我觀看你指頭所造的天,並你所陳設的月亮星宿,便說,人算什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什麼,你竟眷顧他。」一個真正追求真理追求知識的人,是謙虛的,絕不是驕傲的。當我們知道的越多就越知道自己的渺小。追求知識讓我們更認識神,也更認識自己,這絕對是神所喜悅的。
再説神為什麼把這棵樹栽在伊甸園裡?既然分別善惡樹的果子不好,為什麼把它放在那裡讓亞當去選擇?需知神所創造的是一個有情感,有意志,有自我意識的人,神必須要讓他有選擇的能力與自由,神要的是一個有靈的活人,而不是一個像木頭人的玩偶。所以分別善惡樹是必然會有的。
分別善惡有錯嗎?
古人說,朝聞道夕死可可也。自古以來為真理而犧牲生命的人不在少數。中國有一句諺語:「君子之智,在於明是非,辨善惡。」這一直以來是我們修身處世的準則。這也是神所賜給我們的良心的一部份,難道說我們做一個能分辨善惡的人就是驕傲和自以為是嗎?
如果我是亞當,會如何選擇?我想我也會選擇知識和分別善惡。可是這不就違反了神的命令嗎?沒錯,但我不認為神是要我們拒絶知識和分別善惡,這並不是祂的原意。
沒有吃那顆果子之前,分別善惡對亞當來說,不具什麼意義。但是他吃了以後眼睛真的明亮了,他知道自己赤身露體,知道什麼是羞恥,所以他確實可以分別善惡。亞當選擇了走自己的路,不倚靠神。但出了伊甸園他能做什麼呢?他要靠自己的勞力來養活自己,外面的世界充滿了險惡,生老病死苦隨之而來,他真有能力靠自己在那個原始蠻荒之地存活嗎?但神是慈愛的,祂賜給了亞當智慧和分別善惡的能力。憑着這些他活了下來,並且由他產生了整個人類,也因此開始了多采多姿的人類文明。所以知識和分別善惡不是造成亞當犯罪的原因,相反地它賦與了亞當生存的能力,並且成為推動人類文明的動力。
所以分別善惡樹具有兩層意義。在吃之前,它只是一個考驗人是否聽從上帝命令的工具。當亞當違反了神的命令吃了那果子以後,它就代表了神的恩典。它所帶來的知識與分別善惡的能力幫助亞當過屬世的生活,這也成了人類所謂的良心,有了這個良心我們將來才有可能重返伊甸園。
在樂園裡知識和分別善惡是沒什麼用的,在一個理想社會中,硬是把事物分高低、美醜、善惡,只會造成社會上的對立,歧視與分歧。這一點與道德經上所言:「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爲善,斯不善矣。」的意思是一樣的。所以對亞當而言,吃這顆果子並沒什麼好處,它也不會對亞當造成引誘。神是不會試探人的,祂不會用「知識和分別善惡」來試驗亞當。真正引誘亞當和夏娃犯罪的是那條由魔鬼化身的蛇。它説:「你們不一定死;因為神知道,你們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們便如神能知道善惡。」就是這句話,讓亞當和夏娃吃了那不該吃的果子。魔鬼以為如此就能定他們的罪並置他們於死地。但殊不知在這顆果子子的背後,有神更深的恩典。亞當和夏娃雖然被逐出伊甸園,但是知識和分別善惡的能力,賜給了人類追求真理的渴望,渴望回到那失去的樂園。
如果當年亞當沒有吃那個果子,今天的世界會是如何?我們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那些刻骨銘心的悲歡離合、愛恨情愁的故事就都沒有了,也不會有那些描寫人間百態的文學和藝術作品。亞當所犯的錯是沒聽神的話,並不比其他任何人所犯的錯更大,亞當的選擇其實代表著我們全人類的選擇,有誰敢說我們比亞當更好?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在亞當被逐出伊甸園後,這個樂園就永遠消失了。我們所有的後世子孫就必須活在這個凶險的世界裡。我們就必須靠著自己的努力來討生活並建立自己的家園。在人類的內心中也因此產生了要找回那個失去的樂園的渴望。這成了我們追求真理的動力,我們要靠的不也是那顆禁果帶給我們的智慧和分別善惡的能力嗎?
原罪
亞當背負了原罪這個大帽子。好像所有的罪都是由他而起,我們犯罪都是因為他的關係。甚至我們一出生就帶有亞當所遺傳給我們的罪。這一點是相當不合理的,如果我們犯罪是因亞當留給我們的罪性所造成,那麼當初亞當犯罪又由何而來呢?我們每一個人包括亞當在內,在神眼中都是一樣的。公義的神不可能因為一個人的過犯而定所有人的罪。
聖經上說亞當是耶穌的預表,耶穌是末後的亞當。他們都是一個新世代人類的開始,亞當代表了所有被造的人類,而耶穌代表的是所有具有新生命的人。他們兩位一個創始一個成終。沒有亞當就不會有後來的耶穌,沒有耶穌整個亞當的後裔就沒有希望。
但是亞當做為我們的代表並不等同於就是我們。他犯了罪被逐出伊甸園,並不表示我們也因此獲罪。我們可以把這件事和耶穌為我們贖罪的事做一個比較。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完成了救贖。但並不表示我們都必然得救。我們仍然需要接受祂相信祂才能得救。同樣的,我們雖然是亞當的後代,但並不表示我們要承擔亞當所留下來的罪。我們將來受神的審判是因為我們自己所犯的錯,與亞當無關。
原罪這個詞聖經中是沒有的。是後世的教會從聖經的教導中,特別是保羅的書信,所引申出來的觀念。罹馬書5:13説「這就如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而來,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我認為罪進入世界的意思應該指的是我們活在一個罪惡的世界。就如前面所言,伊甸園外的世界是險惡的,是一個充滿了引人犯罪的地方。在伊甸園裡只有一顆樹亞當不能碰,在現今這個花花世界,到處充滿了引誘人的陷阱。就像當年亞當一樣,我們在這罪惡的環境中墮落了。
羅馬書三章10,23中説「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這陳述了在這個邪惡的世代,人犯罪的事實,但不能說我們犯罪是因為亞當的關係。其實亞當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寫照,他受了那果子的引誘而犯罪,我們在這個世代豈不更容易犯罪嗎?。聖經上說,世人都如羊走迷,個人偏行己路。我們犯了罪是我們自己的事,不該把責任都推給亞當。 聖經告訴我們每個人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我們在最後都要站在審判台前,在白色大寶座前不是只有亞當一人而已。
被誤解的亞當
在整本聖經中亞當的名字只出現過19次。跟亞伯拉罕,摩西,大衛來比,他顯然遜了一籌。亞伯拉罕是所有猶太選民的祖先,摩西是帶領以色列民回到應許之地的民族英雄,大衛是最偉大的君王。亞伯拉罕被稱為信心之父,摩西被尊為最偉大的先知,而大衛則被稱作是合神心意的人。可是亞當呢?他本是我們所有人類的祖先,卻背負了原罪的罵名。亞伯拉罕,摩西,大衛都犯過罪,都犯過比亞當更大的罪,可是亞當在人們心目中卻永遠是個罪人。這是非常不公平的。他也是人,和我們一樣的人,他很幸運成為神所揀選的第一個人。和我們不同的是他是孤單的,除夏娃以外沒有其他的朋友。當蛇引誘他的時候,沒有人給他建議也沒有人勸阻他。
在亞當被逐出伊甸園以後,他只能孤單的承擔後果。他和夏娃胼手䟗足的建立家園。在沒有任何人協助下,他和夏娃孤獨的為生存而努力。創世紀裡說,在伊甸園以外,地是貧瘠的,充滿了荊棘和蒺藜,他和妻子必須終日勞苦,汗流滿面才得糊口。 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亞當活了930年。漫長的歲月,他靠著自己的雙手建立了第一個人類聚落。整個人類文明也自此開始。
有一首歌名叫感恩的心,很能描述亞當的處境,和他歷盡滄桑後的心情。
感恩的心
我來自偶然 像一顆塵土
有誰看出我的脆弱
我來自何方 我情歸何處
誰在下一刻呼喚我
天地雖寬 這條路卻難走
我看遍這人間坎坷辛苦
我還有多少愛 我還有多少淚
要蒼天知道 我不認輸
感恩的心 感謝有你
伴我一生 讓我有勇氣作我自己
感恩的心 感謝命運
花開花落 我一樣會珍惜
就如歌詞中所寫,他是孤獨而脆弱的,像一粒塵沙來到這個世界。當他獨自的走出伊甸園,天地雖寛郤難有容身之處,在他前面的是坎坷的命運和崎嶇的道路,但是他不認輸。靠著自己的努力,他勇敢的走自己的路。他存著一顆感恩的心,靠著神的不離不棄和神所賜的智慧,最終他仍然將找回那失去的樂園。
結語
亞當是第一個人,耶穌是第一個道成肉身的人一。亞當犯了罪,被逐出伊甸園,與神隔絕。在耶穌裡,我們罪得赦免,重新被神接納,將來重回樂園。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故事,一個多麼美好的結局。亞當是整個舞台上第一個出場的演員,耶穌是整個故事的主角,我們都在這齣戲裡扮演了或大或小的角色。在這齣波瀾壯闊的戲裡,亞當錯誤的選擇,讓他付出代價,嘗盡人生疾苦。但若亞當沒有吃那個禁果,故事就不會如此精彩。亞當的故事其實就是整個人類的故事。亞當的一生也就是是我們的一生。沒有亞當就沒有我們,他若不吃那個禁果,耶穌也不會出現。這個故事為何如此發展,我們無從得知,也無權去問。我們都是故事裡的一部分,沒有這第一幕就沒有後來的我們,所以沒有為什麼,我們只能說,神的美意本是如此。
感謝神的不離不棄和祂所賜的智慧與分別善惡的能力,讓我們能藉由那末後的亞當,耶穌,的引領重回伊甸園。身為亞當的後代,我們是不是也該給這位人類的祖先多一點掌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