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7日星期四

我對台灣大學教育的看法

我對台灣大學教育的看法


最近很多人在討論台灣大學教育的問題,大多詬病台灣學校太多。我覺得還有一個更嚴重的問題,是台灣這些大學都太單一化。大家都想成為四年制+研究所的大學。不論一般大學,科技大學或文理學院,不但科系繁多,而且很多都有研究所。這些學校大部分規模很小,老師和學生都不多,其實根本沒有能力做那麼多事。


教育對所有學校都要管,教師升等制度死板缺乏彈性,不管你是哪裡的老師都要看研究成果。在這樣的制度下,所有的老師都要爭取研究經費,然後打破頭擠出一些研究成果出來,在這種情形下,每個人分到的研究經費就被稀釋,研究成果怎麼會好?教學品質怎麼會高?


很多人認為美國的大學沒那麼多,所以才辦得好。其實不然,據統計美國大專院校的總數約有5900所,其中約1800所提供研究所學位。換句話說,大部分的學校沒有研究所。相比之下,台灣約有160所大專院校,其中100所以上都有研究所。就人口比例來講,美國每一百萬人有17.8所大學,而台灣這個數字是7。所以美國大專院校的密度比台灣還高。但美國這些學校大部分是不做研究的,而台灣的情形正好相反。這才是一個大問題。


在台灣國人知道的美國大學就是那幾間著名的學校。 一般美國人上的學校根本不是這些名校,而是許多名不見經傳的大學。而這些學校在世界大學排行榜中,根本不會出現。


以加州為例,大家知道的只是加州大學系統的幾所大學,如 UC Berkeley, UCLA 等等。可是加州還有很多 Cal State系統的學校,如 Cal State LA, San Diego State U, Cal State East Bay等等。除此之外,還有好幾百所社區學院,還有很多只提供四年大學教育的私立大學。這些學校都有不同的功能,這裡面大部分學校是沒有研究所的,要讀研究所必須轉到那些著名的研究型大學。


做研究並不是教育的唯一目的。台灣總喜歡看世界大學排名,而這些排名多半根據的是研究成果和經費多寡。在美國大學排名有好幾種,比方說有一種是針對 liberal arts colleges的排名。而這些學校通常只提供四年的大學教育,沒有研究所。所以我們在大學排行榜上不會看到他們的名字。可是這些學校的名氣,絕不亞於常春藤名校。這些學校專注在大學教育,但他們經費充足,重視人格教育。培育了無數著名的人士和科學家。


以下是我針對幾所著名liberal arts colleges的介紹,以及他們所培育的知名人士。


Williams College:

Frederick Banting,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and medicine 1922

J.J.R Macleod,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in 1923 

John Polanyi: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in 1986 


Swarthmore College

Howard Martin Temin, Nobel prize, Physiology and medicine 1975

Edward Prescott, Noel, prize, economics, 2004

David Baltimor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75, president of Caltech.

John Mather, Nobel prize in physics 2008

John Hopfield, Nobel prize in physics 2024


Amherst College

Henry Way Kendall: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90


Pomona College

Jennifer Doudna, Nobel prize, chemistry 2008


Wellesley College

蔣夫人

Hillary Clinton


 這幾所學校有哪一個比不上著名的研究型大學?他們專注於大學教育,沒有研究所。但照樣培養出傑出的人才。若以研究來排名,他們一個也排不上號。但從教育的角度來看,他們每一個都是頂尖的學校。其實台灣的大學教育不算差,我們培養了很多人才,後來成為世界著名的學者。我們畢業的學生創造了半導體奇蹟,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我認為,不要太計較以研究為主的大學排名,我們學校的經費不夠多,規模不夠大,那麼研究當然就比不上人家。我們做研究應該集中在少數幾個學校,(我不願意稱他們為頂大,因為研究不是大學的唯一目的)。我們可以讓其他的大學專注在大學教育或職業教育,不用強調研究,重視的是知識的傳授和人格的培養。研究是很花錢的,如果每個學校都辦研究所,每一個教授都想爭取研究經費,那麼錢當然就不夠分了。現在很多學校的基礎教育不足,台清交成等研究型大學收到的研究生,常常基礎能力不夠。這與許多學校老師只重視研究而不重視教學有關。


總結一句話,我們的大學系統必須要有分類,不能總以研究掛帥。做老師的也不能總把研究放在第一。畢竟有能力做研究的是少數,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培育高素質的國民而不是追求排名的先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