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9日星期日

坐飛機

 我是空軍子弟,從小的志向是做飛行員,飛行員雖然沒有當成,可是卻坐了不少飛機。第一次坐飛機是在小學三年級時,乾爸帶我到虎尾他家去玩。虎尾那時有一個空軍基地,乾爸就在那裡工作,回台北的時候,他安排我們坐飛機。那是一架 C46或C47 運輸機。兩個螺旋槳,頭抬的高高的,尾部則比較低。虎尾的飛機場我記得是草地,飛機就從草地起飛,一路顛簸,我吐的一塌糊塗,一顆心七上八下好像快跳出來。


當兵時在空軍官校做教官,教室的旁邊就停著劉承司飛來的米格15 ,和李顯斌飛來的伊留申轟炸機。學校的飛機場裡有各式各樣的飛機,每次放假回台北,我都會想辦法搭免費的軍機。那時坐的飛機多半是C 119,那是一個有兩個尾巴的大型運輸機,傘兵乘坐的也是這種飛機。飛機上兩排鐵椅子,中間堆了很多降落傘,我們有時坐在鐵椅子上,有時就坐在降落傘上。我曾經由岡山,台南,屏東的機場起飛,飛機爬升的速度很慢,聲音又大,若是黑夜,引擎有時會冒火光,我曾緊張的問機上的機械士,他說這是正常。那時很多其他预官不敢坐,可是我不管,坐火車要花上大半天時間,坐飛機一下就到台北,方便多了。


1973年出國留學時,坐的是波音707 ,從松山機場起飛,飛機無法直飛美國,中間要停東京和夏威夷。大型的噴射客機比老舊的螺旋槳運輸機要舒服多了。畢業後到洛杉磯的 Rockwell International 工作,Rockwell 那時是著名的飛機製造商。著名的 B-1轟炸機和太空梭都是它做的,Rockwell 在大洛杉磯地區有很多據點,我常要到各處出差,我到這些地方多半靠直升機。公司的小型直升機有定期航班往返各處,可以載五六個人。我工作的地點在洛杉磯西邊的千橡城,坐落在一個小山坡上。飛機一起飛就看到旁邊的山谷,好像一下子就爬了好高。飛機要越過一些山頭才能到其他地方,有時風大,小飛機飛得很吃力就跟汽車爬坡一樣。直升機旁邊都是玻璃,欣賞風景再好不過。有次在飛行途中,飛機忽然下降,我嚇了一跳,問飛行員是怎麼回事,他說:你沒看到剛才有另外一架飛機從我們頭上飛過嗎?還有一次霧很大,飛機在霧的前面繞來繞去,想找一個缺口鑽過去。開小直升機就跟開車一樣,大部分還要人為操作。飛機到達目的地,有時會停在一個高樓的上面,從高樓起飛時,感覺非常奇怪,就好像從懸崖上一腳踏空,要從懸崖上掉下去一樣。我們常停洛杉磯飛機場,直升機的起降點就在機場的跑道旁邊,飛機飛起來後,飛行員左看右看,要等到跑道上沒有飛機,才飛越跑道,這種感覺就跟行人過馬路一樣。


後來因為工作關係,坐飛機的次數越來越多,什麼樣的客機都坐過。曾坐過一個小飛機,飛機上大概載十多個人,行李就放在翅膀裡。很奇怪的是,行李不可能兩邊一樣重,可是飛機飛起來也沒問題。天氣很熱的時候,飛機的載重量下降,無法像平常一樣載那麼多客人,有一次在起飛的時候因為天氣太熱,航空公司就徵求志願的人,下飛機改搭下一班。飛機如果順著地球自轉的方向飛,飛得比較快,若是反方向,因為頂風會飛得比較慢。有一回從美國飛台灣,風太大,飛機的汽油不夠,中途在阿拉斯加停下來加油,等飛到東京,時間已晚,台灣的機場已經關閉,我們就只能在東京多過一夜,第二天再回台灣。


在921地震那天,我正好從美國飛台灣,到達台灣上空時是凌晨,飛機上的小電視所顯示的飛行路徑很奇怪,飛機過了桃園而不下降,繼續往南飛,一直飛到台灣的最南端,才又掉頭飛回桃園機場。機長沒有廣播,我們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等到下了飛機坐上計程車,才聽到台灣發生大地震。我想機場在地震後一度關閉,飛機無法降落,飛行員打算飛到香港或馬尼拉,但到了墾丁,桃園機場又恢復開放,飛機才又折回。因為怕乘客擔心,所以機長也沒宣布。


我認識一個西北航空公司的退休飛行員,他的興趣是修飛機,就住在北加州一個廢棄的機場裡,有次我去找他,他帶我參觀他的飛機,都是一些非常陽春的小螺旋槳飛機,其中有一架裡面空無一物,他說明年就可以飛了。他邀我搭他的飛機到天上去繞一繞,不過這回我是真的不敢了。


我有許多鄰居,同學,學生都是飛行員,有的已經躺在空軍公墓。做一個(空軍)飛行員不容易,不能太高,太胖,更不能近視。我個子太高,又近視,所以很早就打消做飛行員的念頭。不過我一直都很羨慕那些凌雲馭風去報國把志伸的飛行健兒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