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大卻沒有他們容身之處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為了那一小塊地方打得你死我活。為什麼?因為世界上他們沒有別的容身之處。以色列和和巴勒斯坦大概是有史以來最悲惨的兩個民族。他們今天的處境,並不是他們選擇的。所有環繞他們的強權都有責任。
巴勒斯坦(古稱迦南)介於歐亞非三大洲的交界,每一個強權都覬覦此地。自從西元前586年猶太亡國後,那裡的統治者像走馬燈一樣,走了一個又來一個,巴比倫,波斯,希臘,羅馬,阿拉伯,十字軍,蒙古,奧圖曼,英國。沒有一個是當地人建立的政權。
猶太人在亡國後,大量遷徙到其他地方,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歐亞非三個大陸都有猶太移民。留在家鄉的反而是少數。在二次大戰前,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人只有17萬,但在歐洲卻聚集了九百萬,這些在他國生活了兩千多年的猶太人為什麼會想要回到故土去復國?照理說經過那麼長的時間,他鄉早已成了故鄉。歷史上人類遷徙是常有的事,大概沒有人會記得兩千年前他們祖先是從哪裡來的。
民族的認同和宗教信仰固然是猶太復國的一個原因,但最重要的因素是別的國家容不下他們。歐洲大部分是一些新興較沒有歷史的國家,當地居民在文化及經濟實力上都比不上猶太人,再加上猶太人有一種上帝選民的優越感,所以在很多地方猶太人都不受歡迎,他們被認為是掠奪者,而受到迫害。從20世紀初開始就有猶太移民返回巴勒斯坦。到納粹時期,六百萬猶太人遭到屠殺,他們的危機感達到頂點,於是他們鐵了心一定要找一塊屬於自己的地方去建國。他們唯一 找得到能稱得上是他們故土的就是聖經上上帝應許他們的迦南地。那時巴勒斯坦早已是阿拉伯人居住的地方,但是阿拉伯基本是部落酋長治國,內部不團結,而且紛爭不斷,英國人統治那塊地方也相當頭痛。既然猶太人要復國,歐洲人也想趁機把他們趕出去,就正好順水推舟的在巴勒斯坦劃了一塊地方讓猶太人去建國。
中東地區在鄂圖曼帝國衰敗後,就成了英法等強權的勢力範圍。阿拉伯人本就是一盤散沙,比較沒有國家觀念。在二戰前後,一些阿拉伯部落在英法扶持下成為獨立的國家,唯獨巴勒斯坦被英國保留,最後劃了一塊給猶太人。原來居住在那裡的巴勒斯坦人卻被忽視了。以色列成了一個純猶太人的國家。巴勒斯坦人被強迫離開家園,結果巴勒斯坦人成為受迫害者,而猶太人成為施暴者。其實在巴勒斯坦週圍都是阿拉伯國家,土地也很大,. 可是沒有那一個國家願意撥一塊土地讓巴勒斯坦人居住。現在他們就擠在迦薩走廊和約旦河西岸一小塊地方,過著痛苦不堪的生活。
巴勒斯坦人在受盡欺壓後,在1988年也宣佈建國。雖然現在得到絕大多數阿拉伯國家及第三世界國家的承認,但西方世界的主要強權沒有一個承認,在這種情況下,以色列自然有恃無恐,對巴勒斯坦人進行高壓統治,而巴勒斯坦也只好不斷地進行武裝抗暴。
這次以巴衝突,起因於哈馬斯對以色列的突襲,以色列的報復當然不會手軟。現在這種情形,錯就錯在當初不應該把巴勒斯坦那塊地方分成兩個民族的國家。以色列的名字源自於猶太人的祖先雅各,他們認為自己是上帝的選民。阿拉伯人的祖先則可追溯到雅各的祖父亞伯拉罕。現在以色列國用以色列為名,擺明了就是純猶太人的國家。巴勒斯坦人被視為外邦人,而被驅逐出去。巴勒斯坦人在當地也住了千年以上,怎能眼睜睜地看到自己的家園被別人霸佔?
猶太民族在經過兩千多年被人欺壓的日子,有了自己的國家自然非常珍惜。我在讀研究所時的指導教授就是以色列人,曾打過獨立戰爭。我認識許多以色列人,他們每一個都非常愛國,他們與阿拉伯人衝突不是因為宗教原因,而是土地之爭。在歷史上西方國家對猶太民族並無好感,他們所遭受的迫害是來自他們寄居的西方國家,而不是阿拉伯人。可是在二次大戰後西方強權卻一廂情願的把巴勒斯坦劃歸以色列。他們把猶太人趕走了,讀他們在巴勒斯坦那一小塊地方,與住在那裡的阿拉伯人去打。
巴勒斯坦人何等無辜,在二次大戰後忽然一下子來了那麼多猶太人佔據他們的地方,他們能不反抗嗎?如果當初西方國家在幫助以色列復國的時候,能夠想得妥善一點,就應該讓猶太人和巴勒斯坦人共同建立一個國家,共同治理那塊地方。 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有不同的民族及不同信仰的群體,這並不會影響到這個國家們發展。舉例來說,新加坡有華人,馬來人,印度人。他們各有各的宗教信仰,可是大家都能和平相處,讓新加坡成為一個進步的國家。
追根究底,今天的以巴衝突,就是兩個別的地方都容不下他們的民族,對於那一小塊可以讓他們稱為是自己家園的地方的所有權之爭。
今天我們指責哈馬斯殘忍,以色列凶暴,其實並不公平,就好像我們把兩個飢餓的野獸關在同一個籠子裡,然後丟進一塊肉。他們能不彼此廝殺嗎?我們不能怪這兩隻野獸,要怪只能怪那些把他們關在那裡的人,讓他們在別的地方沒有容身之處。